[ jí ]
时间 | 排名 | 时间 | 排名 | 时间 | 排名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最新 | 201 | 2018年 | 无 | 2014年 | 无 |
2013年 | 193 | 2007年 | 无 | 2006年 | 195 |
1995年 | 237 | 1987年 | 202 | 1982年 | 265 |
明朝 | 无 | 元朝 | 无 | 宋朝 | 无 |
北宋 | 190 |
内容来源于:www.cdwu.cn
吉姓主要源自:姞姓、兮姓、姒姓。
吉姓起源一
源于姞姓,出自远古黄帝给裔孙伯儵的赐姓姞,属于以帝王赐姓为氏。姞姓,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。据史籍《唐书·宰相世系表》记载,远古黄帝有个裔孙叫伯儵,受封于南燕国(今河南延津、汲县一带),赐姓姞,称姞伯儵,后来建有姞姓燕国,史称南燕国。在史籍《左传》中,称南燕国为燕国,称召公奭的封国为北燕国。在早期的历史文献中,南燕国的史事记载要较之北燕国早得多,频见记述。
在姞伯儵的后裔子孙中,有省去“女”偏旁简化为吉字者,世代称吉氏相传至今,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。
吉姓起源二
源于兮姓,出自西周时期周宣王属下贤臣兮甲,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。据《元和姓纂》所载,西周时期,周宣王姬静属下有个贤臣叫兮甲,号尹吉甫。兮甲,字伯吉甫(伯吉父),亦称兮甲吉父,古蜀国江阳人(今四川泸州龙马潭区石洞镇),封地为房邑(今湖北房县),逝世后葬于青峰山。据史书记载,兮甲的一生中也有污迹。曹植在《贪恶鸟论》中就抨击兮甲:“昔尹吉甫信用后妻之谗而杀孝子伯奇,其弟伯封求而不得,作《黍离》之诗”。伯封在《黍离》中也说:“知我者谓我心忧,不知者谓我何求”,对父亲兮甲的哀怨溢于言表。
在兮甲的的支庶后代中,有以先祖之字为姓氏者,称吉甫氏,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吉氏、甫氏,也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,称甲氏,皆世代相传至今。其中吉氏史称正宗。吉氏族人大多尊奉尹吉甫(兮甲)为得姓始祖。
吉姓起源三
源于姒姓,出自殷商末期莘国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在史籍《潜夫论》中记载:“吉白氏,莘姓后。”夏王朝的初期,夏王启封高辛氏的儿子挚于莘(今陕西合阳),建立了莘国。到了殷商末期,周文王姬昌采纳姜太公之策,由远及近,莘国最后为其所吞灭。莘国灭亡以后,国人的后代就以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,称莘氏。莘氏族人在西周中期迁居于吉白(今宁夏固原西吉),以地为氏,分衍有吉白氏家族,后又因避羌狄与秦国之间的战乱而再次迁徙向东,最后由于与楚国贵族联姻而世为楚国下大夫。
在吉白氏族人后裔中,有省文简化为单姓吉氏、白氏者,世代相传至今。
吉姓起源四
源于靺鞨族,出自唐朝时期靺鞨民族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勿吉,就是唐朝时期靺鞨民族的本号,在古代,古肃慎民族所居之地,唐朝时期称为“靺鞨”,北魏时期称为“勿吉”,靺鞨民族以国地之称为氏,称勿吉氏,为后世黑水女真的先民。
在唐朝时期,勿吉氏即有冠汉姓为吉氏者,世代相传至今。
吉姓起源五
源于女真族,出自金国时期女真温迪罕部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在史籍《金史·百官志》中记载:“凡白号之姓:完颜、温迪罕……皆封金源郡。”
在女真温迪罕氏族的分衍后代中,有迪古氏、迪吉氏、迪姑氏等姓氏,皆为金国时期著姓重臣,多为宰相、或某路军政长官。其中的迪吉氏在元、明时期即有改为汉姓吉氏、迪氏、温氏等,并很早即融入汉族,世代相传至今。
吉姓起源六
源于蒙古族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据史籍《清朝通志·氏族略·蒙古八旗姓》记载:
⑴.蒙古族公吉哩氏,亦称公仪理氏、公吉尔氏、鸿吉哩氏,世居费达木村(今黑龙江北岸)、乌鲁特(今内蒙古东南部兴安盟地区)、察哈尔(今河北张家口一带,包括河北、内蒙乌兰察布盟、锡林郭勒盟一部、山西部分地区)等地。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,满语为Gonggiri Hala。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吉氏、李氏。
⑵.蒙古族公吉特氏,世居克什克腾(今内蒙古克什克腾)。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,满语为Gonggit Hala。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吉氏。
⑶.蒙古族公吉喇特氏,世居阿喇克绰特(今内蒙古南部及周边地区)。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,满语为Gonggirat Hala。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吉氏。
⑷.蒙古族吉礼图氏,世居锡喇塔拉(今甘肃张掖永固镇一带)。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,满语为Giritu Hala。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吉氏。
⑸.蒙古族吉尔必斯氏,世居科尔沁(今内蒙古东部通辽地区、吉林西部一带)。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,满语为Girbis Hala。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吉氏。
另外,蒙古族减里吉氏、减里吉歹氏,后皆冠汉姓为吉氏。
吉姓起源七
源于满族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据史籍《清朝通志·氏族略·满洲八旗姓》、据史籍《吉林通志》记载:记载:
⑴.满族承吉氏,亦称成尼氏、瓜吉氏,满语为Cengni Hala,世居辽阳(今辽宁辽阳),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吉氏、程氏、成氏、承氏、郭氏等。
⑵.满族多锦氏,亦称多金氏、通吉氏,源出唐朝末期女真“通用三十姓”之一的独斤氏、金郭时期女真独吉部,以姓为氏,满语为Dogin Hala,世居黑龙江索多理村(今黑龙江上游)等地。后有达斡尔族引为姓氏者。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吉氏、富氏等。
⑶.满族额尔吉氏,满语为Ergi Hala,汉义“边”,世居萨哈尔察(今黑龙江北岸俄罗斯境布列亚河流域)、乌里布(今黑龙江哈尔滨)等地,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吉氏、边氏等。
⑷.满族古尔吉氏,满语为GurgiHala,世居广宁正安堡(今辽宁北镇广宁镇),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吉氏。
⑸.满族哈尔吉氏,满语为Hargi Hala,汉义“水流湍急之处”,世居哈达(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),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吉氏。
⑹.满族松吉氏,满语为Sunggi Hala,世居汪秦(今吉林汪清),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吉氏
⑺.满族吉噜氏,满语为Giru Hala,汉义“模样、骨骼、弓胎”,世居吉林乌喇(今吉林永吉)等地,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吉氏。
⑻..满族吉郎吉瓦尔喀氏,满语为Giranggiwarka Hala,世居长白山苏苏村(今长白山地区),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吉氏。
⑽.满族莽吉绰氏,满语为Manggico Hala,世居叶赫(今吉林梨树),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吉氏。
⑾.满族庚克勒氏,满语为Gengkele Hala,世居吉林乌喇(今吉林永吉),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吉氏。
吉姓起源八
源于锡伯族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据史籍《清朝通志·氏族略·满洲八旗姓》记载:锡伯族果尔吉氏,亦称郭尔吉氏,共有姓氏,汉义“铲子”,世居郭洛罗河(今黑龙江乌苏里江诺罗河支流)、吉林乌喇(今吉林永吉)、哈达(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)、伯都讷(今吉林松源)等地。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,满语为Gorgi Hala。
清朝中叶以后,锡伯族、满族果尔吉氏多冠汉姓为吉氏、郭氏、高氏、葛氏等。
陕西省韩城以南、白水以东、渭河以北一带地区
河南省洛阳市
河南省辉县市
重庆市潼南与四川蓬溪县地区
冯翊郡:秦朝时期置郡,汉武帝太初元年(丁丑,公元前104年)设置同名行政区左冯翊,与右扶风和京兆伊合称“京畿三辅”,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大荔县一带。三国时期曹魏国改左冯翊置郡,治所在临晋(今陕西大荔),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韩城县以南、白水以东、渭水以北大荔县一带地区。北魏时期移治到高陆(今陕西高陵)。
洛阳郡:以今河南洛阳城为中心的河洛地区,历史上被称为“河南”,与“河东”、“河内”相对应,是华夏民族最早的政治活动中心。自从有历史记载以来,洛阳城一直是这一地区的政治中心。西周时期,周成王时周公营雒邑,此为成周城所在,是西周王朝的东都,直属于周天子。东周时期,雒邑为首都,其余大体和西周时期相同。战国时期,雒邑改称雒阳。秦置三川郡,郡治雒阳,辖今三门峡市(除灵宝外)、洛阳市(栾川西部除外)、巩义市、荥阳市、郑州市区、中牟县、原阳县。西汉时期,此地区东部为东都洛阳为中心的河南郡,西部属弘农郡。从这一时期开始,“河南”正式成为行政区划中的一个地理名词,直到清朝。在这两千多年的历史里,“河南郡”、“河南尹”或者“河南府”一直特指此以洛阳为中心的地区。此时的河南郡,辖今偃师市、孟津县、巩义市、荥阳市、郑州市区、中牟县、新郑县、新密市、原阳县、汝阳县、伊川县、汝州市。西部属弘农郡的有天的三门峡市全部、宜阳县、新安县、洛宁县、嵩县、栾川县、南阳市和陕西省的部分地区。东汉时期,河洛地区的建制与西汉时期基本相同,只是河南郡改为河南尹,辖区不变。三国时期,属曹魏。雒阳改称洛阳行政建制基本上沿袭东汉。河南尹有所扩大,此时的河南尹包括今天的偃师市、孟津县、巩义市、荥阳市、郑州市区、中牟县、新郑县、新密市、原阳县、汝阳县、伊川县、汝州市、登封市、禹州市、嵩县。跟两汉时期相比,多了登封、禹州、嵩县。西晋时期,大体仍然沿袭两汉旧制。不同之处在于,河南尹又改回河南郡,同时东部析置荥阳郡,包含今天的荥阳市、郑州市区、中牟县、新郑市、新密市、原阳县。同时河南尹向西有所扩展,包含了新安县和宜阳县东部。此时,河南郡包含的地区有偃师、孟津、巩义、登封、汝州、伊川、汝阳、禹州、嵩县、新安。东晋十六国时期,天下大乱,行政区划已不可考。唯一可以肯定的是,河洛地区仍为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郡。附近的其他各郡基本没有变化。北魏统一北方后,迁都洛阳,又改河南郡为河南尹。另置渑池郡,其他各郡无变化。但新设了很多县。隋朝统一天下,复改河南尹为河南郡,以东都洛阳为中心。辖今偃师、孟津、巩义、登封、伊川、嵩县、宜阳、新安、渑池、陕县等地。汝州、汝阳该属襄城郡,郡治从襄城迁到汝州。唐朝区划变化很大。河南郡改为都畿道河南府,仍以洛阳为中心。辖区比隋朝的河南郡有所扩大,加入了今禹州市、新密市、洛宁县、济源市、温县、孟州市。五代十国又是天下大乱,增设陕州、孟州(唐朝中后期设置),所以河南府的辖区很可能又回到隋朝河南郡的范围。北宋时期河南府以西京洛阳为中心,辖今日巩义、登封、渑池、偃师、孟津、伊川、新安、宜阳、洛宁、嵩县南宋时期金国河南府辖区有所缩小,辖今日巩义、登封、渑池、偃师、孟津、新安、宜阳大部、伊川小部分地区元朝设河南江北行省,从此以后,“河南”所指代的范围不再限于河洛地区。不过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府一直存在到清朝末年,只是作为河南江北行省或者河南省的次级行政区。此时的河南府路向西扩展,收纳了灵宝、陕县、洛宁。其他方向不变。明朝河南府进一步扩大,又增加了卢氏、栾川、嵩县、伊川大部清朝从河南府析置陕州,包括今天的陕县、灵宝、卢氏,以及栾川一部分地区。民国元年(壬子,公元1912年),民国建立,废河南府,设河洛道,道尹公置驻洛阳,辖洛阳、偃师等十九县。民国十二年(癸亥,公元1923年),河南省长公署迁于洛阳,洛阳成为河南省会。民国二十一年(壬申,公元1932),日寇进攻上海,国民党政府定洛阳为行都,并一度迁洛办公。民国二十八年(己卯,公元1939年)秋,河南省政府再次迁洛,洛阳第二次成为河南省会。民国三十七年(戊子,公元1948年),洛阳解放,析洛阳县城区置市。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。1949年12月,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称洛阳市人民政府。1954年,洛阳市升格为河南省直辖市。1955年,洛阳县撤销,一部分并入洛阳市,其余部分划入偃师、孟津等县。1956年,建成洛阳市老城区、西工区和郊区,次年成立瀍河区。1982年,经国务院批准,新成立吉利区。1983年新安、孟津、偃师改隶洛阳市,洛阳所辖登封市划归郑州市管辖。1986年,洛阳地区撤销,洛宁、宜阳、嵩县、栾川、汝阳、伊川改属洛阳市。1993年,偃师县改为偃师市。2000年6月,经国务院批准,洛阳郊区更名为洛龙区。洛阳附近的各县中,跟洛阳历史联系最密切的是偃师、孟津、巩义、登封。其中偃师、孟津从周朝以来三千年如一日,从未改变。其次是巩义,从周朝一直到新中国,也有三千多年。再次是登封,从三国时期到新中国,有一千七百多年。而其他的各县(市)如新安、宜阳、伊川、渑池、汝州等则与洛阳时分时合,而栾川、卢氏、陕县、禹州等隶属洛阳的时间就更短了。另外,自从西晋置荥阳郡后,今天郑州市大部地区就跟洛阳地区分道扬镳。洛阳现辖偃师市、孟津、新安、洛宁、宜阳、伊川、嵩县、栾川、汝阳等一市八县和涧西、西工、老城、廛河、洛龙区、吉利、高新七个城市区。
冯翊堂:以望立堂。
洛阳堂:以望立堂。
一、吉jí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分布很广:今河北之尚义,山东之平邑、龙口、平度,内蒙古之乌海,山西之太原,湖北之老河口,江西之南康,广西之田林,云南之河口、路南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。汉、鲜、回、黎、藏、土、傣等多个民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。其源不一:
1、郑樵注云:“尹吉甫之后也。”或引《元和姓纂》亦云:“尹吉甫之后,以王父字为氏。”
2、郑樵又注:“或云黄帝之裔伯鯈之后,封于南燕,赐姓姞氏,后改吉氏。”此则为姞姓所改。
3、《中文大字典》注引《姓谱》云:“吉夷氏后有吉氏。”相传吉夷为古帝名。
4、黎族之吉姓,相传海南琼中、保亭、乐亭三县接界之七十二峒黎族,本无姓,后由峒长大总管统一封为吉姓。后或为王姓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黎族》。
5、土族之吉姓,则为土司名字所改。明洪武四年(1371年)“诺延”(官人)吉保率众归附明朝,授百户。遂仿汉族姓名构造习惯,取“吉保”首字为姓,称吉士司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土族》。东汉有吉本,太医令;三国时魏有吉茂,汝阳人,临汾令;唐代有吉中孚,鄱阳人,大历十才子之一;宋代有吉详;清代有吉梦熊。
二、吉jié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浙江之嵊县有分布。一音jí,亦现行姓氏。
三、吉qí
《姓氏词典》引《集韵》收载并注此音。一音jí,为现行姓氏。
四、吉
吉姓分布: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4%。尤以山东、江苏、黑龙江等省多此姓。三省吉姓约占全国汉族吉姓人口47%。
吉姓起源:
1、系自姞姓。黄帝裔孙伯鯈封于南燕,其地东都燕县(故城在今河南汲县西),赐姓姞,在周时改为吉。
2、相传为古帝吉夷氏之后,见《路史》。
3、周卿士尹吉甫之后,以王父字为氏。
4、商时侯国(故城在今山西吉县),子孙以国为氏,见《姓源》。
5、金陵吉氏,其先姓安,为西域安息国人,避仇移居南海,后迁金陵,改姓吉氏。
6、清时青海西宁土司吉保,西番人,后裔以吉为姓,世居癿迭沟。
7、土族吉桑氏,汉姓为吉。
8、彝、蒙古、黎、保安等民族均有此姓。
吉姓名人:
吉恪,汉时汉中太守,见《西溪丛语》。
郡望:冯翊、楚郡、洛阳。
五、吉
吉姓起源:见《集韵》。
吉姓古代名人
吉旼唐朝,鄱阳人,文人,官至御尉卿,享年八十八岁,为九老会(即“香山九老”,指的是唐代文人胡杲、吉旼、刘贞、郑据、卢贞、张浑、白居易及李元爽、禅僧如满九位老者。他们因志趣相投,结为九老会。此图绘唐武宗会昌五年〔845年〕三月二十四日,九老在白居易之居处欢聚,既醉且欢之际赋诗画画的情景。)成员之一。
吉士瞻南北朝,字梁容。梁朝莲勺人,事武帝,为官清正廉洁,所至有名绩,家无余积。
吉中孚唐朝,唐代鄱阳人。大历十才子之一。始为道士,后官校书郎,登宏辞。兴元中,官至翰林学士、户部侍郎。诗一卷,今存一首。
吉大用为吉永祚祖父,贡生,任顺天府通州州判;
吉祥明朝(1534—1595),字汝祯,别号振斋,博士子弟,迪功郎,例加周府奉祀,为吉大用之子,吉永祚之父。
吉永祚明朝(?—1634),河南辉县人(今河南省辉县峪河镇吉家岗村),按《明史·忠义》记载,永祚公为万历年间(1573—1619)例贡,出任陕西凤县主簿,崇祯七年(1634)闰八月时会贼(指流寇,实为农民起义军)至,知县弃城遁,永祚公倡义拒守,城陷死之,后赠汉中卫经历。
吉惟善明朝,开州人。性安静,精通理学,不事举业。专心于学问,不图功名利禄。署州,学事,仪矩整肃,为后学宗师。卒于家。
吉文元清末民初,广西省桂平人,太平天国将领。太平天国十三年(1863年)追封祝王。
吉思哈清朝,当了二年两广总督的大官,但很清廉,深受人敬重。
吉梦熊清朝,字毅扬,号渭,幼年跟随长兄梦资读书,于乾隆壬申(十七年)考中进士,并选点为翰林。在朝历任御史、太仆寺卿等京官,弹劾不避权贵,声誉满天下。后升为顺天府尹,治绩卓著,并两次出任福建省主考官。
吉梦兰清朝,字会亭,是梦熊胞弟,幼年也曾随长兄梦赍读书。乾隆丁丑(二十二年)考中进士,随即点为翰林,并奉命学习满文。他聪颖过人,未及三月;便大有成就,不幸英年早逝,功业无成。著有《香畹集》,士瑛则有《诵芬堂集》。
吉士瑛清朝,字伯英,是吉梦兰的儿子,与父合称“父子翰林”。嘉庆壬戌(七年)中进士,并选拔为翰林。九年;调任词林典故协修官,后外调,先后任山东新城、冠县知事。精工书法,擅长颜体。
吉翂字彦霄,冯翊郡莲勺县人,世代居住在襄阳。翂从小孝顺父母。十一岁时,母亲去世,他悲伤地连一口水也不喝,几乎饿坏了。亲朋邻里对此都很惊异。天监(梁武帝年号)年初,翂父任吴兴郡原乡县令,遭到奸吏诬陷,被逮捕押到京城大狱。翂时年15岁,听到消息后,他到大路上号哭,哀请过往的高官帮忙救他的父亲,直感动得行人纷纷落泪。吉翂父亲虽是无辜,但耻于遭狱吏审讯,于是便违心地招了供,按交待的罪应处死刑。翂闻讯后就去击鼓惊动朝廷,翂请求以死换回父亲的活命。梁武帝感到非常惊奇,给司法官蔡法度下令说:“吉翂请求以死偿父命,孝义实在可嘉;只是他还是个孩子,所以他未必能想出这个主意,你可以严加威胁和诱哄,审得实情。”蔡法度接受任务回到衙署,在公堂上摆满绳索刑且具,厉声问翂说:“你替父去死,皇上已经允许,接下去就应该处死;但刀锯无情,你真的想死吗?再说你还是个孩子,因此你决不会想出这个主意,一定是被人指使的。那人姓什么叫什么,你要一一如实回答。假如你有反悔,我也答应你。”吉翂回答说:“我虽蒙昧智弱,但怎么会不知道死的可怕呢?只是弟弟们都还年幼,唯有我年龄稍大,不忍心看着父亲被处死,而自己延缓着苟活下去,这就是我独立拿主意,求请皇帝的理由。如今我要为救回父亲而不惜一死,让尸骨葬在九泉之下,这不是小事,怎么会受人指使呢?皇帝恩准我替父去死,这对我好比登天成仙一样,怎么会反悔呢?蔡法度知翂已经铁心,威胁无用,就转而诱哄,对他说:“皇上知令尊无罪,马上就要释放并谅解他,我看你神采仪表都很出众,称得上是个好孩子,假如回心转意,那么你们父子可双双活命。为何以此美妙年华,却苦苦要求去死呢?”翂回答说:“所有大鱼小鱼蝼蛄蚂蚁,尚且受惜自己的生命,何况人呢?怎么愿被碾成粉末,只是我父亲深遭告发,定会按刑律处死。所以想用个人的死,希望延缓父亲的性命。如今我合上眼睛,伸长脖,来听凭处死现情恩已尽,别无他想,再无一言可答,吉翂刚被关押时,狱吏依法将很重的脚镣手铐都给他戴上,蔡法度可怜他年幼,命人将他的脚镣手铐摘去。另让人给他换一副小的,吉翂说:“我请求替父先死,身为一句死囚,只应该增加刑具,怎么能减少呢?”始终不肯减去身上的刑具。蔡法度把这一情况全部上奏,梁武帝于是下令赦免,释放了吉翂的父亲。
吉姓近代名人
吉鸿昌民国(1895-1934),字世五,河南省扶沟县吕潭镇人。著名抗日将领。早年入伍,在西北军冯玉祥部历任旅长、师长、军长和宁夏省政府主席等职。民国19年(1930年)蒋介石、冯玉祥、阎锡山中原大战后,任国民党第二路军副总指挥。民国20年(1931年)9月因反对蒋介石反共内战和卖国投降政策,被蒋强令出国。1932年2月回国,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33年5月联合冯玉祥、方振武等在张家口组成察绥民众抗日同盟军,任同盟军第二军军长兼北路前敌总指挥。失败后,在北平、天津等地从事抗日活动。1934年11月19日,在天津市法租界国民饭店被捕。24日在北平(今北京市)英勇就义。年39岁。
冯翊郡:秦朝时期置郡,汉武帝太初元年(丁丑,公元前104年)设置同名行政区左冯翊,与右扶风和京兆伊合称“京畿三辅”,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大荔县一带。三国时期曹魏国改左冯翊置郡,治所在临晋(今陕西大荔),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韩城县以南、白水以东、渭水以北大荔县一带地区。北魏时期移治到高陆(今陕西高陵)。
洛阳郡:以今河南洛阳城为中心的河洛地区,历史上被称为“河南”,与“河东”、“河内”相对应,是华夏民族最早的政治活动中心。自从有历史记载以来,洛阳城一直是这一地区的政治中心。西周时期,周成王时周公营雒邑,此为成周城所在,是西周王朝的东都,直属于周天子。东周时期,雒邑为首都,其余大体和西周时期相同。战国时期,雒邑改称雒阳。秦置三川郡,郡治雒阳,辖今三门峡市(除灵宝外)、洛阳市(栾川西部除外)、巩义市、荥阳市、郑州市区、中牟县、原阳县。西汉时期,此地区东部为东都洛阳为中心的河南郡,西部属弘农郡。从这一时期开始,“河南”正式成为行政区划中的一个地理名词,直到清朝。在这两千多年的历史里,“河南郡”、“河南尹”或者“河南府”一直特指此以洛阳为中心的地区。此时的河南郡,辖今偃师市、孟津县、巩义市、荥阳市、郑州市区、中牟县、新郑县、新密市、原阳县、汝阳县、伊川县、汝州市。西部属弘农郡的有天的三门峡市全部、宜阳县、新安县、洛宁县、嵩县、栾川县、南阳市和陕西省的部分地区。东汉时期,河洛地区的建制与西汉时期基本相同,只是河南郡改为河南尹,辖区不变。三国时期,属曹魏。雒阳改称洛阳行政建制基本上沿袭东汉。河南尹有所扩大,此时的河南尹包括今天的偃师市、孟津县、巩义市、荥阳市、郑州市区、中牟县、新郑县、新密市、原阳县、汝阳县、伊川县、汝州市、登封市、禹州市、嵩县。跟两汉时期相比,多了登封、禹州、嵩县。西晋时期,大体仍然沿袭两汉旧制。不同之处在于,河南尹又改回河南郡,同时东部析置荥阳郡,包含今天的荥阳市、郑州市区、中牟县、新郑市、新密市、原阳县。同时河南尹向西有所扩展,包含了新安县和宜阳县东部。此时,河南郡包含的地区有偃师、孟津、巩义、登封、汝州、伊川、汝阳、禹州、嵩县、新安。东晋十六国时期,天下大乱,行政区划已不可考。唯一可以肯定的是,河洛地区仍为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郡。附近的其他各郡基本没有变化。北魏统一北方后,迁都洛阳,又改河南郡为河南尹。另置渑池郡,其他各郡无变化。但新设了很多县。隋朝统一天下,复改河南尹为河南郡,以东都洛阳为中心。辖今偃师、孟津、巩义、登封、伊川、嵩县、宜阳、新安、渑池、陕县等地。汝州、汝阳该属襄城郡,郡治从襄城迁到汝州。唐朝区划变化很大。河南郡改为都畿道河南府,仍以洛阳为中心。辖区比隋朝的河南郡有所扩大,加入了今禹州市、新密市、洛宁县、济源市、温县、孟州市。五代十国又是天下大乱,增设陕州、孟州(唐朝中后期设置),所以河南府的辖区很可能又回到隋朝河南郡的范围。北宋时期河南府以西京洛阳为中心,辖今日巩义、登封、渑池、偃师、孟津、伊川、新安、宜阳、洛宁、嵩县南宋时期金国河南府辖区有所缩小,辖今日巩义、登封、渑池、偃师、孟津、新安、宜阳大部、伊川小部分地区元朝设河南江北行省,从此以后,“河南”所指代的范围不再限于河洛地区。不过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府一直存在到清朝末年,只是作为河南江北行省或者河南省的次级行政区。此时的河南府路向西扩展,收纳了灵宝、陕县、洛宁。其他方向不变。明朝河南府进一步扩大,又增加了卢氏、栾川、嵩县、伊川大部清朝从河南府析置陕州,包括今天的陕县、灵宝、卢氏,以及栾川一部分地区。民国元年(壬子,公元1912年),民国建立,废河南府,设河洛道,道尹公置驻洛阳,辖洛阳、偃师等十九县。民国十二年(癸亥,公元1923年),河南省长公署迁于洛阳,洛阳成为河南省会。民国二十一年(壬申,公元1932),日寇进攻上海,国民党政府定洛阳为行都,并一度迁洛办公。民国二十八年(己卯,公元1939年)秋,河南省政府再次迁洛,洛阳第二次成为河南省会。民国三十七年(戊子,公元1948年),洛阳解放,析洛阳县城区置市。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。1949年12月,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称洛阳市人民政府。1954年,洛阳市升格为河南省直辖市。1955年,洛阳县撤销,一部分并入洛阳市,其余部分划入偃师、孟津等县。1956年,建成洛阳市老城区、西工区和郊区,次年成立瀍河区。1982年,经国务院批准,新成立吉利区。1983年新安、孟津、偃师改隶洛阳市,洛阳所辖登封市划归郑州市管辖。1986年,洛阳地区撤销,洛宁、宜阳、嵩县、栾川、汝阳、伊川改属洛阳市。1993年,偃师县改为偃师市。2000年6月,经国务院批准,洛阳郊区更名为洛龙区。洛阳附近的各县中,跟洛阳历史联系最密切的是偃师、孟津、巩义、登封。其中偃师、孟津从周朝以来三千年如一日,从未改变。其次是巩义,从周朝一直到新中国,也有三千多年。再次是登封,从三国时期到新中国,有一千七百多年。而其他的各县(市)如新安、宜阳、伊川、渑池、汝州等则与洛阳时分时合,而栾川、卢氏、陕县、禹州等隶属洛阳的时间就更短了。另外,自从西晋置荥阳郡后,今天郑州市大部地区就跟洛阳地区分道扬镳。洛阳现辖偃师市、孟津、新安、洛宁、宜阳、伊川、嵩县、栾川、汝阳等一市八县和涧西、西工、老城、廛河、洛龙区、吉利、高新七个城市区。
冯翊堂:以望立堂。
洛阳堂:以望立堂。
一、吉jí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分布很广:今河北之尚义,山东之平邑、龙口、平度,内蒙古之乌海,山西之太原,湖北之老河口,江西之南康,广西之田林,云南之河口、路南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。汉、鲜、回、黎、藏、土、傣等多个民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。其源不一:
1、郑樵注云:“尹吉甫之后也。”或引《元和姓纂》亦云:“尹吉甫之后,以王父字为氏。”
2、郑樵又注:“或云黄帝之裔伯鯈之后,封于南燕,赐姓姞氏,后改吉氏。”此则为姞姓所改。
3、《中文大字典》注引《姓谱》云:“吉夷氏后有吉氏。”相传吉夷为古帝名。
4、黎族之吉姓,相传海南琼中、保亭、乐亭三县接界之七十二峒黎族,本无姓,后由峒长大总管统一封为吉姓。后或为王姓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黎族》。
5、土族之吉姓,则为土司名字所改。明洪武四年(1371年)“诺延”(官人)吉保率众归附明朝,授百户。遂仿汉族姓名构造习惯,取“吉保”首字为姓,称吉士司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土族》。东汉有吉本,太医令;三国时魏有吉茂,汝阳人,临汾令;唐代有吉中孚,鄱阳人,大历十才子之一;宋代有吉详;清代有吉梦熊。
二、吉jié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浙江之嵊县有分布。一音jí,亦现行姓氏。
三、吉qí
《姓氏词典》引《集韵》收载并注此音。一音jí,为现行姓氏。
四、吉
吉姓分布: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4%。尤以山东、江苏、黑龙江等省多此姓。三省吉姓约占全国汉族吉姓人口47%。
吉姓起源:
1、系自姞姓。黄帝裔孙伯鯈封于南燕,其地东都燕县(故城在今河南汲县西),赐姓姞,在周时改为吉。
2、相传为古帝吉夷氏之后,见《路史》。
3、周卿士尹吉甫之后,以王父字为氏。
4、商时侯国(故城在今山西吉县),子孙以国为氏,见《姓源》。
5、金陵吉氏,其先姓安,为西域安息国人,避仇移居南海,后迁金陵,改姓吉氏。
6、清时青海西宁土司吉保,西番人,后裔以吉为姓,世居癿迭沟。
7、土族吉桑氏,汉姓为吉。
8、彝、蒙古、黎、保安等民族均有此姓。
吉姓名人:
吉恪,汉时汉中太守,见《西溪丛语》。
郡望:冯翊、楚郡、洛阳。
五、吉
吉姓起源:见《集韵》。
一、吉jí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分布很广:今河北之尚义,山东之平邑、龙口、平度,内蒙古之乌海,山西之太原,湖北之老河口,江西之南康,广西之田林,云南之河口、路南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。汉、鲜、回、黎、藏、土、傣等多个民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。其源不一:
1、郑樵注云:“尹吉甫之后也。”或引《元和姓纂》亦云:“尹吉甫之后,以王父字为氏。”
2、郑樵又注:“或云黄帝之裔伯鯈之后,封于南燕,赐姓姞氏,后改吉氏。”此则为姞姓所改。
3、《中文大字典》注引《姓谱》云:“吉夷氏后有吉氏。”相传吉夷为古帝名。
4、黎族之吉姓,相传海南琼中、保亭、乐亭三县接界之七十二峒黎族,本无姓,后由峒长大总管统一封为吉姓。后或为王姓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黎族》。
5、土族之吉姓,则为土司名字所改。明洪武四年(1371年)“诺延”(官人)吉保率众归附明朝,授百户。遂仿汉族姓名构造习惯,取“吉保”首字为姓,称吉士司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土族》。东汉有吉本,太医令;三国时魏有吉茂,汝阳人,临汾令;唐代有吉中孚,鄱阳人,大历十才子之一;宋代有吉详;清代有吉梦熊。
二、吉jié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浙江之嵊县有分布。一音jí,亦现行姓氏。
三、吉qí
《姓氏词典》引《集韵》收载并注此音。一音jí,为现行姓氏。
四、吉
吉姓分布: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4%。尤以山东、江苏、黑龙江等省多此姓。三省吉姓约占全国汉族吉姓人口47%。
吉姓起源:
1、系自姞姓。黄帝裔孙伯鯈封于南燕,其地东都燕县(故城在今河南汲县西),赐姓姞,在周时改为吉。
2、相传为古帝吉夷氏之后,见《路史》。
3、周卿士尹吉甫之后,以王父字为氏。
4、商时侯国(故城在今山西吉县),子孙以国为氏,见《姓源》。
5、金陵吉氏,其先姓安,为西域安息国人,避仇移居南海,后迁金陵,改姓吉氏。
6、清时青海西宁土司吉保,西番人,后裔以吉为姓,世居癿迭沟。
7、土族吉桑氏,汉姓为吉。
8、彝、蒙古、黎、保安等民族均有此姓。
吉姓名人:
吉恪,汉时汉中太守,见《西溪丛语》。
郡望:冯翊、楚郡、洛阳。
五、吉
吉姓起源:见《集韵》。
冯翊郡:秦朝时期置郡,汉武帝太初元年(丁丑,公元前104年)设置同名行政区左冯翊,与右扶风和京兆伊合称“京畿三辅”,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大荔县一带。三国时期曹魏国改左冯翊置郡,治所在临晋(今陕西大荔),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韩城县以南、白水以东、渭水以北大荔县一带地区。北魏时期移治到高陆(今陕西高陵)。
洛阳郡:以今河南洛阳城为中心的河洛地区,历史上被称为“河南”,与“河东”、“河内”相对应,是华夏民族最早的政治活动中心。自从有历史记载以来,洛阳城一直是这一地区的政治中心。西周时期,周成王时周公营雒邑,此为成周城所在,是西周王朝的东都,直属于周天子。东周时期,雒邑为首都,其余大体和西周时期相同。战国时期,雒邑改称雒阳。秦置三川郡,郡治雒阳,辖今三门峡市(除灵宝外)、洛阳市(栾川西部除外)、巩义市、荥阳市、郑州市区、中牟县、原阳县。西汉时期,此地区东部为东都洛阳为中心的河南郡,西部属弘农郡。从这一时期开始,“河南”正式成为行政区划中的一个地理名词,直到清朝。在这两千多年的历史里,“河南郡”、“河南尹”或者“河南府”一直特指此以洛阳为中心的地区。此时的河南郡,辖今偃师市、孟津县、巩义市、荥阳市、郑州市区、中牟县、新郑县、新密市、原阳县、汝阳县、伊川县、汝州市。西部属弘农郡的有天的三门峡市全部、宜阳县、新安县、洛宁县、嵩县、栾川县、南阳市和陕西省的部分地区。东汉时期,河洛地区的建制与西汉时期基本相同,只是河南郡改为河南尹,辖区不变。三国时期,属曹魏。雒阳改称洛阳行政建制基本上沿袭东汉。河南尹有所扩大,此时的河南尹包括今天的偃师市、孟津县、巩义市、荥阳市、郑州市区、中牟县、新郑县、新密市、原阳县、汝阳县、伊川县、汝州市、登封市、禹州市、嵩县。跟两汉时期相比,多了登封、禹州、嵩县。西晋时期,大体仍然沿袭两汉旧制。不同之处在于,河南尹又改回河南郡,同时东部析置荥阳郡,包含今天的荥阳市、郑州市区、中牟县、新郑市、新密市、原阳县。同时河南尹向西有所扩展,包含了新安县和宜阳县东部。此时,河南郡包含的地区有偃师、孟津、巩义、登封、汝州、伊川、汝阳、禹州、嵩县、新安。东晋十六国时期,天下大乱,行政区划已不可考。唯一可以肯定的是,河洛地区仍为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郡。附近的其他各郡基本没有变化。北魏统一北方后,迁都洛阳,又改河南郡为河南尹。另置渑池郡,其他各郡无变化。但新设了很多县。隋朝统一天下,复改河南尹为河南郡,以东都洛阳为中心。辖今偃师、孟津、巩义、登封、伊川、嵩县、宜阳、新安、渑池、陕县等地。汝州、汝阳该属襄城郡,郡治从襄城迁到汝州。唐朝区划变化很大。河南郡改为都畿道河南府,仍以洛阳为中心。辖区比隋朝的河南郡有所扩大,加入了今禹州市、新密市、洛宁县、济源市、温县、孟州市。五代十国又是天下大乱,增设陕州、孟州(唐朝中后期设置),所以河南府的辖区很可能又回到隋朝河南郡的范围。北宋时期河南府以西京洛阳为中心,辖今日巩义、登封、渑池、偃师、孟津、伊川、新安、宜阳、洛宁、嵩县南宋时期金国河南府辖区有所缩小,辖今日巩义、登封、渑池、偃师、孟津、新安、宜阳大部、伊川小部分地区元朝设河南江北行省,从此以后,“河南”所指代的范围不再限于河洛地区。不过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府一直存在到清朝末年,只是作为河南江北行省或者河南省的次级行政区。此时的河南府路向西扩展,收纳了灵宝、陕县、洛宁。其他方向不变。明朝河南府进一步扩大,又增加了卢氏、栾川、嵩县、伊川大部清朝从河南府析置陕州,包括今天的陕县、灵宝、卢氏,以及栾川一部分地区。民国元年(壬子,公元1912年),民国建立,废河南府,设河洛道,道尹公置驻洛阳,辖洛阳、偃师等十九县。民国十二年(癸亥,公元1923年),河南省长公署迁于洛阳,洛阳成为河南省会。民国二十一年(壬申,公元1932),日寇进攻上海,国民党政府定洛阳为行都,并一度迁洛办公。民国二十八年(己卯,公元1939年)秋,河南省政府再次迁洛,洛阳第二次成为河南省会。民国三十七年(戊子,公元1948年),洛阳解放,析洛阳县城区置市。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。1949年12月,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称洛阳市人民政府。1954年,洛阳市升格为河南省直辖市。1955年,洛阳县撤销,一部分并入洛阳市,其余部分划入偃师、孟津等县。1956年,建成洛阳市老城区、西工区和郊区,次年成立瀍河区。1982年,经国务院批准,新成立吉利区。1983年新安、孟津、偃师改隶洛阳市,洛阳所辖登封市划归郑州市管辖。1986年,洛阳地区撤销,洛宁、宜阳、嵩县、栾川、汝阳、伊川改属洛阳市。1993年,偃师县改为偃师市。2000年6月,经国务院批准,洛阳郊区更名为洛龙区。洛阳附近的各县中,跟洛阳历史联系最密切的是偃师、孟津、巩义、登封。其中偃师、孟津从周朝以来三千年如一日,从未改变。其次是巩义,从周朝一直到新中国,也有三千多年。再次是登封,从三国时期到新中国,有一千七百多年。而其他的各县(市)如新安、宜阳、伊川、渑池、汝州等则与洛阳时分时合,而栾川、卢氏、陕县、禹州等隶属洛阳的时间就更短了。另外,自从西晋置荥阳郡后,今天郑州市大部地区就跟洛阳地区分道扬镳。洛阳现辖偃师市、孟津、新安、洛宁、宜阳、伊川、嵩县、栾川、汝阳等一市八县和涧西、西工、老城、廛河、洛龙区、吉利、高新七个城市区。
冯翊堂:以望立堂。
洛阳堂:以望立堂。
一、吉jí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分布很广:今河北之尚义,山东之平邑、龙口、平度,内蒙古之乌海,山西之太原,湖北之老河口,江西之南康,广西之田林,云南之河口、路南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。汉、鲜、回、黎、藏、土、傣等多个民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。其源不一:
1、郑樵注云:“尹吉甫之后也。”或引《元和姓纂》亦云:“尹吉甫之后,以王父字为氏。”
2、郑樵又注:“或云黄帝之裔伯鯈之后,封于南燕,赐姓姞氏,后改吉氏。”此则为姞姓所改。
3、《中文大字典》注引《姓谱》云:“吉夷氏后有吉氏。”相传吉夷为古帝名。
4、黎族之吉姓,相传海南琼中、保亭、乐亭三县接界之七十二峒黎族,本无姓,后由峒长大总管统一封为吉姓。后或为王姓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黎族》。
5、土族之吉姓,则为土司名字所改。明洪武四年(1371年)“诺延”(官人)吉保率众归附明朝,授百户。遂仿汉族姓名构造习惯,取“吉保”首字为姓,称吉士司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土族》。东汉有吉本,太医令;三国时魏有吉茂,汝阳人,临汾令;唐代有吉中孚,鄱阳人,大历十才子之一;宋代有吉详;清代有吉梦熊。
二、吉jié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浙江之嵊县有分布。一音jí,亦现行姓氏。
三、吉qí
《姓氏词典》引《集韵》收载并注此音。一音jí,为现行姓氏。
四、吉
吉姓分布: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4%。尤以山东、江苏、黑龙江等省多此姓。三省吉姓约占全国汉族吉姓人口47%。
吉姓起源:
1、系自姞姓。黄帝裔孙伯鯈封于南燕,其地东都燕县(故城在今河南汲县西),赐姓姞,在周时改为吉。
2、相传为古帝吉夷氏之后,见《路史》。
3、周卿士尹吉甫之后,以王父字为氏。
4、商时侯国(故城在今山西吉县),子孙以国为氏,见《姓源》。
5、金陵吉氏,其先姓安,为西域安息国人,避仇移居南海,后迁金陵,改姓吉氏。
6、清时青海西宁土司吉保,西番人,后裔以吉为姓,世居癿迭沟。
7、土族吉桑氏,汉姓为吉。
8、彝、蒙古、黎、保安等民族均有此姓。
吉姓名人:
吉恪,汉时汉中太守,见《西溪丛语》。
郡望:冯翊、楚郡、洛阳。
五、吉
吉姓起源:见《集韵》。
其他姓氏
[ 吉 ]字的同音字 - [ ji ]